长晶科技去年净利降48%净现比降 数媒体关注9亿商誉_通讯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晶科技”)披露了第二版招股书。长晶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募集资金162,634.35万元,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是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是艾思超、张东。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长晶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07,206.48万元、133,876.94万元、190,243.70万元、140,029.69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44,661.38万元、76,278.91万元、135,483.23万元、106,527.71万元,收现比分别为0.42、0.57、0.71、0.76。
(资料图)
以上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431.28万元、6,644.50万元、24,156.34万元、10,685.29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31.28万元、6,643.24万元、24,447.19万元、10,501.2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95.36万元、12,924.51万元、10,051.58万元、1,336.19万元,净现比分别为0.61、1.95、0.42、0.13。
2022年,长晶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88,253.45万元,同比下降1.05%;净利润为12,927.37万元,同比下降46.4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705.24万元,同比下降48.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323.80万元,同比下降49.23%。
公司预计2023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3,100.00万元至47,3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26%至14.42%;预计2023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2,800.00万元至3,4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34.53%至20.50%;预计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00.00万元至3,2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2.64%至29.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00.00万元-2,7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9.37%至34.91%。
2020年、2021年,长晶科技3度决议分红,合计金额达2亿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3.46%、23.59%、26.41%和27.38%,行业平均值分别为23.51%、26.43%、33.30%、30.44%。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据推算,长晶科技三次并购成本共计15.64亿元,要知道,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长晶科技共进行了5轮增资,获得的增资总额合计9.18亿元,加上原始出资额3亿元共计12.18亿元,远不足以支撑其超过15亿元的收购款。如此来看,成立仅4年多,且主要业务也由收购而来的长晶科技,用于并购的资金来源是令人好奇的。
据每日经济新闻,长晶科技商誉高企存隐忧。由于连续并购,截至2022年3月31日,长晶科技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为9.46亿元,主要系公司自成立以来分别于2018年12月收购了深圳长晶100%股权及新申弘达100%股权,于2022年1-3月合计收购了新顺微67.11%直接或间接股权并于2022年3月底实现了对新顺微的控制。
界面新闻指出,长晶科技高额商誉雷已经埋下。未来若收购的相关资产组的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则长晶科技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业绩表现带来不利影响。
据北京商报,频繁并购推高了长晶科技商誉。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A股商誉侵蚀业绩的情况屡见不鲜,IPO企业账上商誉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这容易导致企业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的情况。投融资专家许小恒亦指出,频繁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不容忽视,一旦收购资产未完成业绩承诺,会直接侵蚀公司业绩。在招股书中,长晶科技也提示风险称,若未来收购的相关资产组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则公司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业绩表现带来不利影响。
拟创业板募16.26亿元
长晶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主营产品按照是否封装可以分为成品(分立器件、电源管理IC)和晶圆两大类。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股权比例分散,上海江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江昊”)直接持股比例为7.11%,并担任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上海江澄、上海傅誉的唯一执行事务合伙人。根据上海江澄、上海傅誉的合伙协议约定,上海江昊有权且无需取得其他合伙人同意即可行使上海江澄、上海傅誉作为公司股东的股东权利。上海江昊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34.38%的表决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长晶科技实际控制人杨国江通过上海江澄、上海江昊和上海傅誉合计间接持有公司16.61%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34.38%的股份。2021年12月至今,杨国江任长晶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
长晶科技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7,00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00%;拟募集资金162,634.35万元,用于“年产80亿颗新型元器件项目”、“年产60万片6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扩产项目”、“高可靠性功率器件及电源管理IC项目”、“第三代半导体及IGBT技术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022年营收降1%归母净利降48%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长晶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07,206.48万元、133,876.94万元、190,243.70万元、140,029.69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44,661.38万元、76,278.91万元、135,483.23万元、106,527.71万元,收现比分别为0.42、0.57、0.71、0.76。
以上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431.28万元、6,644.50万元、24,156.34万元、10,685.29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31.28万元、6,643.24万元、24,447.19万元、10,501.2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95.36万元、12,924.51万元、10,051.58万元、1,336.19万元,净现比分别为0.61、1.95、0.42、0.13。
2022年,长晶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88,253.45万元,同比下降1.05%;净利润为12,927.37万元,同比下降46.4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705.24万元,同比下降48.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323.80万元,同比下降49.23%。
据长晶科技招股书,2022年,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均出现下滑,主要原因包括:(1)2022年,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产生股份支付金额5,108.53万元(其中,计入经常性损益2,934.36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174.17万元),2021年的股份支付金额仅为971.58万元;(2)2022年,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降,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3)公司于2022年3月收购了新顺微,并自2022年4月开始合并新顺微损益,但公司在2022年并未因收购新顺微而增厚净利润。新顺微在2022年虽然为公司带来净利润的增量,但在合并报表层面,因收购新顺微还发生三项对净利润的抵减事项,包括:公司新增74,470.00万元并购贷款导致长期借款利息费用增加、因合并确认的可辨认无形资产摊销额增加、以及在合并报表层面抵消了内部未实现损益,其中后两个事项属于会计处理带来的净利润抵减事宜,并不导致公司现金流的减少。若剔除收购新顺微带来的影响,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5,000.89万元,归母净利润为14,060.20万元,高于不剔除时的公司归母净利润12,705.24万元。
公司预计2023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3,100.00万元至47,3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26%至14.42%;预计2023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2,800.00万元至3,4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34.53%至20.50%;预计2023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00.00万元至3,2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2.64%至29.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00.00万元-2,7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9.37%至34.91%。
报告期分红2亿
2020年、2021年,长晶科技3度决议分红,合计金额达2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股利分配的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2020年1月16日,长晶科技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对2019年度利润进行分配的议案》,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6,000.00万元。
2021年1月5日,长晶科技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对2020年度利润进行分配的议案》,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6,000.00万元。
2021年7月28日,长晶科技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1年半年度利润分配的议案》,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8,000.00万元。
存货逐年增长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6,563.98万元、22,385.18万元、43,330.13万元和71,287.82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59%、17.96%、16.89%和19.64%。
为了能够及时满足下游客户的产品需求,公司按照安全库存需求和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备货。未来,如果公司存货规模控制不当,导致存货规模过大,货物滞销或减值的情况出现,可能会对公司的运营效率产生影响,公司生产经营业绩也将受到影响。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7.61次、5.25次、4.26次和2.37次,同行平均值分别为4.87次、5.25次、5.45次、3.08次。
证券市场红周刊:并购资金来源成谜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招股书披露,在长晶科技成立的次月,其就将目光瞄准了长电科技旗下的分立器件销售业务以及分立器件自销业务,为了本部分立器件自销业务及团队,长电科技于2018年11月新设子公司新申弘达,并将新申弘达100%股权转让给长晶科技。同时,长电科技又将从事分立器件销售业务的子公司深圳长晶80.67%股权转让给了长晶科技,剩余的19.33%股权则由杨国江、范荣定、杨澄平等9人持有,而长晶科技又同步从上述自然人手中拿下了深圳长晶19.33%股权,此次并购成本为3亿元。
在完成前述收购后,长晶科技又于2020年10月收购了二极管封测服务及集中委托成品采购供应商海德半导体100%股权,交易对价3643.78万元;随后长晶科技又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了对新顺微控股权的收购,交易对价为12.2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新顺微原为长电科技的自有晶圆制造厂,2018年底自长电科技剥离后独立运营。由此可见,长晶科技成立4年所收购的4家公司中,有两家公司为长电科技的子公司,1家为长电科技合资企业。
据推算,以上三次并购成本共计15.64亿元,要知道,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长晶科技共进行了5轮增资,获得的增资总额合计9.18亿元,加上原始出资额3亿元共计12.18亿元,远不足以支撑其超过15亿元的收购款。如此来看,成立仅4年多,且主要业务也由收购而来的长晶科技,用于并购的资金来源是令人好奇的。
据悉,长晶科技最初由上海半导体与南京瑞联共同出资设立。需要指出的是,长晶科技设立时的注册资本虽然高达3亿元(上海半导体出资1.8亿元、南京瑞联出资1.2亿元),但彼时并未缴足。直至2019年5月,长晶科技进行首次股权转让时,上海半导体才将其持有的公司7740万元出资额(实缴0万元)以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江澄;南京瑞联将其所持有的公司5160万元出资额(实缴3260万元)以326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江澄。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2019年4月各股东才完成首次出资(实收资本3亿元)。根据问询回复,截至2018年12月,长晶科技就收购长电科技分立器件自销业务资产组已经支付股权款2.35亿元,占合并价款的78.4%。要知道,彼时公司才刚成立,出资额还未缴齐,但收购款却已经支付了,对于这部分并购资金来源,显然是需要招股书补充披露的。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频繁并购使得公司营收、资产规模得到提升的同时,商誉减值风险也在快速积聚中。由于连续并购,2019年至2022年1~9月,长晶科技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分别高达2.05亿元、2.05亿元、2.05亿元、9.45亿元。其中收购深圳长晶及新申弘达100%股权确认商誉2.05亿元;收购海德半导体100%股权确认商誉64.54万元;收购新顺微股权确认商誉7.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IPO企业商誉高企问题一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一旦所收购资产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则会直接侵蚀公司业绩,很容易导致企业在上市后快速出现业绩“变脸”情况。因此,对于长晶科技商誉减值问题,投资人需警惕。
每日经济新闻:商誉高企存隐忧
据每日经济新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连续并购,截至2022年3月31日,长晶科技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为9.46亿元,主要系公司自成立以来分别于2018年12月收购了深圳长晶100%股权及新申弘达100%股权,于2022年1-3月合计收购了新顺微67.11%直接或间接股权并于2022年3月底实现了对新顺微的控制。
长晶科技表示,未来收购的相关资产组的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则公司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业绩表现带来不利影响。
长晶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主营产品按照是否封装可以分为成品(分立器件、电源管理IC)和晶圆两大类。
分立器件方面,长晶科技二极管性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准;三极管工艺技术成熟、质量可靠;MOSFET相关性能达到行业主流水平;公司积极布局IGBT、第三代半导体产品领域,现已具备650V、1200V等IGBT产品,以及部分第三代半导体(SiC肖特基二极管)的供应能力。
不过,长晶科技并未具体说明二极管、三极管、MOSFET相关业务占比。其曾表示,公司在保持二极管、三极管等传统产品优势的基础上,还自主研究开发了MOSFET、IGBT、电源管理IC等产品的核心技术,并对包括第三代半导体在内的新兴技术领域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和产品布局。
需要注意的是,芯谋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二极管规模为55.71亿美元;预计2022年、2023年规模为55.73亿美元、45.89亿美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为53.51亿美元。也就是说,等到2026年,市场规模或许还恢复不到2021年的水平。
三极管市场同样在萎缩。2021年三极管市场规模为10.25亿美元,预计2022年、2023年分别为9.32亿美元和7.38亿美元。对于长晶科技二极管、三极管、MOSFET具体业务占比,长晶科技未在回复中说明。
界面新闻:高额商誉雷已经埋下
据界面新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连续并购,报告期(2019年至2022年),长晶科技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分别高达2.05亿元、2.05亿元、2.05亿元和9.46亿元。
其中收购深圳长晶及新申弘达100%股权确认商誉2.05亿元;收购海德半导体100%股权确认商誉64.54万元;收购新顺微股权确认商誉7.41亿元。
图片来源:长晶科技招股书
截至目前,经过减值测试,报告期各期末深圳长晶及本部分立器件自销业务相关资产组、海德半导体资产组以及新顺微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均高于其账面价值,商誉不存在减值迹象,因此未计提减值。
但未来若收购的相关资产组的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则长晶科技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业绩表现带来不利影响。
北京商报:头顶9.46亿商誉
据北京商报,频繁并购推高了长晶科技商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长晶科技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为9.4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公司近年来业绩表现,长晶科技商誉值高企。
财务数据显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长晶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72亿元、13.39亿元、19.02亿元、4.13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04亿元、6643.24万元、2.44亿元、4532.43万元;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9555.31万元、1.31亿元、2.23亿元、4148.06万元。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A股商誉侵蚀业绩的情况屡见不鲜,IPO企业账上商誉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这容易导致企业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的情况。投融资专家许小恒亦指出,频繁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不容忽视,一旦收购资产未完成业绩承诺,会直接侵蚀公司业绩。
在招股书中,长晶科技也提示风险称,若未来收购的相关资产组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则公司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业绩表现带来不利影响。
标签: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2022-03-21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2022-03-21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2022-03-21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03-21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2022-03-21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2022-03-21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2022-03-21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2022-03-21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2022-03-21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多层次高频调度 1至2月河北省工业运行先行指标稳中有增
以车路协同为基础 智能交通推动城市交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人才短板成为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通过技术手段整合调配供给资源 家政行业不断提质扩容
强化产业链深层次合作 加强重大装备国产化“一条龙”模式构建
如何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减税降费获得感?
探索建设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有哪些积极意义?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缓缴税费政策有哪些积极意义?
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需注意辨别谨慎消费
将“走出去”变“请进来” 西安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作用不断得到增强
厦门应如何融入“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发展大局?
江苏省如何不断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建设一体化的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天津职业人群保障加强
潜力持续释放 1—2月乡村消费品市场恢复略好于城镇
直接对接社会化服务 楼宇调解室将整体提升青岛劳动争议水平
成功化解纠纷11.47万件 银保监会服务质量日趋提高
春雷响百虫出 惊蛰文化在其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
青绿山水画在古代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地位?
开播即爆款 “文化类节目收视率低”这一固有印象被推翻


- 涵盖了109件真迹作品 凯斯·哈林展览将持续至6月13日
- 带有一点自信的自嘲 “隔路”是另一种味道的“凡尔赛”
- 与文渊阁前后呼应 “何以中国”特展隆重致敬文化大成
- 严重者可造成暂时性失明 享受冰雪运动要注意眼睛的健康防护
- 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选购牛奶时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 网课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怎么办?八问八答回应广大家长关切
- 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刺激 “倒春寒”期间老人该如何做?
- 青少年患者睡眠问题日趋增加 9条建议为孩子助眠
- 我国肥胖人群正逐年递增 不良饮食习惯是重要诱因
- 如何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这份耳部和听力保健小贴士请收好
- 强化住房限购措施 西安限购限售范围进一步扩大
- 多种方式增加供给 进一步降低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居住成本
- 预计9月下旬海口可实现安居房申请网上办理
- 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升级 8月百城二手房市场均价止涨转跌
- 8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依然保持平稳 环比微涨0.2%
- 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 今年全国楼市调控刷新历史纪录
- 西安第二批集中供地中28宗为现场拍卖方式出让
- 细分化需求得到释放 房屋居住的属性越发凸显
- 佛山顺德龙江近日挂牌商住地起拍价约19.88亿元
- 青岛市4宗地竞品质抽签结果出炉 地溢价均约15%
- 坚持政策支持、多方参与 浙江版保障性租赁住房明确新增比例目标
- 简化审批流程 武汉将实现房源申请配租全程网上办
- 哈尔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活动轨迹公布
- 哈尔滨市公布3例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
- 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今年新增952件(套)!南京大屠杀再添新证
- 四川非遗传承人张雄志:巧手捏面塑 指尖传非遗
- 10月以来我国寒潮为何如此频繁?中国气象局回应
-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 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
- 上海洋山海关首次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夹带卷烟
- 山西忻州古城: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
-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公布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
- 新增“53+1” 内蒙古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增至185例
- 昆明公安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 抓获130名涉案嫌疑人
- 山西朔州“11·11”较大透水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对38人问责处理
- “海关国门小卫士”竞争上岗 淘汰率接近一半
- 深圳摧毁特大品牌化妆品走私网
- 28人被问责!山西石港煤业“3·25”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湖南韶山以河长制带动全民治水 让每一处水面“长治久清”
- 上海市奉贤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袁晓林被“双开”
- 民进会员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心怀大我 敢讲实情
- 80岁“留守”奶奶短视频诉孤独 千万网友心疼:我们陪您唠嗑
- 40年来为子弟兵送出1.3万余双布鞋和鞋垫的“布鞋奶奶”走了
- 当男幼师是什么体验?他们说:有委屈尴尬 但大部分是幸福
- 庐阳警方通报幼童坠亡事件:嫌疑人已被刑拘
-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 哈尔滨市启动部分地区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 四川通江发生两车相撞事故 致3人死亡
- 11月谣言在“身边”,别信这些无稽之谈